聚凤阁官网登录入口-一品楼品凤楼网站论坛,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小妹300联系电话

【新华社】百名专家齐聚新疆和田 探索沙漠锁边工程新模式

新华社客户端乌鲁木齐6月18日电(记者王泽宇)6月16日至18日,“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新模式探索”高端学术沙龙在新疆和田举办,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生态治理探寻创新之道。

本次沙龙由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指导,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局、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主办,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承办。沙龙期间,各领域专家围绕风沙智慧诊断与治沙智能决策、沙漠咸水利用与治沙新模式、生态光伏与高质量治沙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6月16日,参加“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新模式探索”高端学术沙龙的专家学者合影留念。

作为我国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风沙活动频繁。2024年11月28日,随着新疆于田县完成最后5000平方米沙地的绿植栽种,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实现3046公里绿色阻沙防护带的全面闭合。作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下称“三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而今,能否织密织厚锁边“绿围脖”,巩固提升锁边成效,成为治沙专家的关注焦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冯起介绍了中国科学院过去60年在荒漠化防治领域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未来荒漠化防治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雷加强研究员说,历经40余年的“三北”工程建设,中国防沙治沙事业已步入攻坚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生态挑战,如何实现科学治理、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成为新时代的关键课题。

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指出,新时期生态治理理念正经历从绿色到生态、从局域到全域、从林草到全局的三大转型,全国各行各业人士参与“三北”工程建设,共同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及全域治理。

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区域咸水资源丰富,若能实现对咸水资源低成本、可持续的生态利用,将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有效补充水资源。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徐万里表示,目前新疆咸水生态利用及农业利用成效显著,未来应进一步查明新疆咸水储量、资源量及分布规律,创新咸水利用的关键技术,以实现新疆咸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光伏治沙模式也成为沙龙的讨论焦点。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光伏治沙模式将光伏发电与沙漠治理有机结合,能够实现清洁能源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与会专家交流研究新疆“光伏+治沙”项目的发展路径,探索“光伏+治沙”的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模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生宇表示,当前新疆荒漠光伏与生态治理的融合发展仍存在巨大潜力,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优化,有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更大突破。

沙龙期间,参会专家还前往中国科学院策勒沙漠研究站、于田县阗东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直观了解新疆防沙治沙工作成果以及锁边工程现场状况??破展ぷ魅嗽蓖缴钊牒吞锏厍裣刂械戎耙导际跹г汉湍裣丶雍拱透裣缰醒Э箍破栈疃嵘钡孛裰诙陨衬卫淼娜现氩斡攵?。

值得一提的是,6月17日恰逢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本次沙龙活动被列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官方发布的系列活动中,彰显了我国在全球防沙治沙领域的积极贡献与引领作用。(完)